中国图书馆学报简介
本站主要从事期刊订阅及增值电信业务中的信息服务业务(互联网信息服务),并非《中国图书馆学报》官方网站。办理业务请联系杂志社。
《中国图书馆学报》(双月刊)创刊于1957年,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文化和旅游部主管,中国图书馆学会;国家图书馆主办,CN刊号为:11-2746/G2,自创刊以来,颇受业界和广大读者的关注和好评。
杂志文章特色
1、文稿应资料可靠、数据准确、具有创造性、科学性、实用性。应立论新颖、论据充分、数据可靠,文责自负(严禁抄袭),文字要精炼。
2、姓名在文题下按序排列,排列应在投稿时确定。作者姓名、单位、详细地址及邮政编码务必写清楚,多作者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接录稿通知后不再改动。
3、文章要求在2000-2400字符,格式一般要包括:题目、作者及单位、邮编、内容摘要、关键词、正文、参考文献等。文章标题字符要求在20字以内。
4、文章中的图表应具有典型性,尽量少而精,表格使用三线表;图要使用黑线图,绘出的线条要光滑、流畅、粗细均匀;计量单位请以近期国务院颁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定计量单位》为准,不得采用非法定计量单位。
5、为缩短刊出周期和减少错误,来稿一律使用word格式,并请详细注明本人详细联系方式。
6、编辑部对来稿有删修权,不同意删修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我刊同时被国内多家学术期刊数据库收录,不同意收录的稿件,请在来稿中声明。
杂志分析报告
注:年度总文献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注:比率 = 当年基金资助文献量 / 当年发文量 * 100%
注:当年发文量的统计不包含资讯类文献,如致谢、稿约、启事、勘误等
研究论文,探索交流,综述评介,创刊六十周年特约稿,专题:图书馆理论与实践,专题:数字化转型与智慧图书馆,动态,专家笔谈,专题:中国特色情报学,专题:“三大体系”构建研究,专题:图书情报学与元宇宙,专题:数字人文,专题:FOLIO,专题:数据科学理论与实践,本刊启事,小资料,专题:中国的图书馆学,专题:学科发展研究,专题:文化强国与图书馆,专题:智慧图书馆,专题:图书馆与少年儿童阅读,专题:情报学理论研究,专题:中国式图书馆现代化,专题:古籍保护,专题:知识组织,专题:算法素养,广告,专题:公共文化服务,专题:科技文献保障,专题:全国智慧图书馆体系,作者指南,基层动态,专题:健康信息学,专稿:古典知识库,专稿:图书馆阅读推广,小词条,专题:国家图书馆建馆110周年,前沿论坛,专稿:马克思主义文献研究,专稿:智慧知识服务,小词典,专题:中西部地区公共图书馆服务体系研究
摘要:受大数据环境和第四范式的影响,情报分析走向计算的趋势已经越来越明显。在信息设备低廉化、处理对象数字化、计算方法智能化的共同作用下,情报分析逐步走向计算型情报分析。计算型情报分析是情报分析与以计算机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相结合的产物,涵盖目标、功能、实现、分析方式和知识体系五个层面的内容;以计算机及相关信息技术为工具,以机器学习与知识理解等为核心技术,以情报分析方法和数学模型方法为组织分析手段,通过对数据内容及其关系、模式的深度解析、挖掘和发现,帮助分析人员解决情报问题,完成情报任务。计算型情报分析的思维理念包括定量思维、自动化思维、融合思维、容错思维等,在理论、方法和技术、系统、应用实践等四个方面都有诸多研究课题等待我们探索和挖掘。参考文献51。
摘要:本文研究问题包括:多种数字化贫困现象如何在现实社会个体身上组合起来,社会网络对哪些数字化贫困者来说是雪中送炭.对哪些数字化贫困者来说是锦上添花。论文深入挖掘中国六个省市乡村田野研究搜集的117位数字化贫困者和47位非数字化贫困者的个案数据,客观评估其数字化贫困特征值,精确描述所涉个案的数字化贫困程度及类型:发现强关系和弱关系与现实中不同数字化贫困类型叠加后的个体的数字化求助行为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社会网络对消减数字化赤贫者的数字化贫困程度没有明显影响;个体数字化贫困类型叠加越多,他们获得社会网络的有效支持程度越小;个体数字化贫困类型叠加越少,他们获得社会网络有效支持的可能性就越大:强关系对脆弱的数字化贫困者、数字文盲、懒惰的数字化贫困者、孤独的数字化贫困者和徒劳无益者有价值:弱关系则仅对孤独的数字化贫困者有价值。图1。表3。参考文献20。
摘要:本研究借助活动理论解析社会化搜索行为的要素、系统与层级结构,以及认知和任务执行过程。从“静态一微观”的视角来看,第一,社会化搜索行为涉及主体、客体、社群、工具、规则/规范、分工六个要素,在其交互协同的作用下,最终完成任务并生成结果;第二,每相邻的三个社会化搜索行为要素组合,又构成共享、生产、交流和协作四个子系统,各个子系统之间紧密联系;第三,社会化搜索行为自上而下可分为搜索活动、搜索行动、搜索操作三个层级,分别受到搜索动机、搜索目标和搜索情境的影响。从“动态一宏观”的视角来看,首先,社会化搜索行为的主体与客体之间存在内化和外化的认知过程;其次,社会化搜索行为可以分解为搜索前、搜索中和搜索后三个任务执行阶段。本文研究结论有助于构筑和完善社会化搜索行为的概念体系和框架,并为后期社会化搜索的实证探索提供理论依据和行动范式。图7。表3。参考文献77。
摘要:电子资源使用统计收割标准SUSHI是一个为自动收割COUNTER格式的使用数据而制订的数据采集与传递的标准协议,于2007年成为NISO标准。目前,图书馆和数据库商对如何使用SUSHI仍比较迷茫,并不清楚各自需要做哪些准备工作以实现利用SUSHI自动收割使用数据。2014年2月,中国高校图书馆数字资源采购联盟倡议实现组团数据库使用数据按月自动化收割与规范化管理,重新引发国内图书馆及数据库商对SUSHI的关注。为加深国内图书馆及数据库商对SUSHI的理解与认知,并推进SUSHI的应用,本文梳理国内外SUSHI的实施与应用现状,从SUSHI客户端和服务器端两个层面解析SUSHI实施与应用的具体流程与步骤,并通过剖析英国JUSP和中国DRAA电子资源使用统计模块两个联盟的应用案例,呈现SUSHI应用的具体操作细节,揭开SUSHI实施与应用的神秘面纱。意识层面、技术层面和标准层面的因素推动或阻碍了SUSHI的实施与应用.建议要基于利益相关者来推动SUSHI的实施与应用。参考文献29。
摘要:研究范式决定了历史书写,也决定了研究的成果。本文以清末民国时期图书馆事业档案文献为视角,探讨运用新的研究范式重新书写和整理图书馆史。传统“大历史观”范式下,清末民国图书馆史的研究呈现以下特点:一是以思辨性的历史书写为主;二是精英书写;三是注重图书馆“宏观历史”的书写;四是主要关注学术流变、学人圈的交流和互动。而公众史学等新思潮注重社会史、微观史或者说“小历史”的研究。新的研究范式必然带来对档案、口述史、回忆录等史料的重视;新的研究范式将会有新的视野,并深化图书馆史的研究。图书馆史研究应将重点放在属下群体的研究,寻求从“草根阶层”而不是从“精英阶层”,从社会化的角度而不是从学术流变的角度.来梳理和研究图书馆摩业发展的历史,从而拓宽图书馆史研究的视野。表1。参考文献19。
点评详情